阔别三年后,第14届上海即将上映!关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小程序,抢购早鸟票!
144 天展期:2023年11月9日至2024年3月31日;10000 平米展厅;6 大洲;41 个国家和地区;23 件新委任或新制作作品;约 80 位/组艺术家,将与策展团队共同演绎“宇宙电影”(Cosmos Cinema)!
“上海与‘宇宙电影’这一主题之间的联系不言而喻,不仅因为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深受宇宙思考的影响,也因为上海在历史上承担着沟通东亚与世界的桥梁角色;更因为这座城市本身正在作为中国迅速发展的民用航天产业的枢纽之一,迈向太空。”(主策展人:安东·维多克)
哈莉·艾尔斯(Hallie Ayres)哈莉·艾尔斯现居纽约,是一位研究学者和艺术史学家。她的写作见于e-flux的评论与期刊,并在布拉格美术学院授课。目前,她在宇宙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编辑《宇宙通报2021》(Cosmic Bulletin 2021)。哈莉·艾尔斯曾先后在世界各地负责协调多个展览与项目,并在纽约和土耳其等地制作多部实验电影。她现在担任e-flux的助理总监。
卢卡斯·布拉西斯基斯(Lukas Brasiskis)卢卡斯·布拉西斯基斯在e-flux担任电影与影像策展人,致力于通过定期放映、相关活动和线上项目等方式在学术鉴赏、策展和电影研究之间建立联系。他于2022年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纽约大学和布鲁克林学院任教。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移动影像的写作,担任《东欧电影与环境》(Cinema and the Environment in Eastern Europe, Berghahn Press)、《乔纳斯·梅卡斯:摄像机一直在运转》(Jonas Mekas: The Camera Was Always Running, Yale University Press)的联合编辑。
向在荣教学、做研究、也策划展览。他的这些实践与神话及世界主义息息相关,并通过英、西、法、中及纳瓦特多语,在丰富的文化、历史情景及理论框架下展开。他在昆山杜克大学教授文学及艺术。他曾共同策划了如2021年广州影像三年展及2022年柏林世界文化宫的展览《仪式:埋葬这个未卒的世界》等展览及艺术项目。他写有专著《古怪之道》(Queer Ancient Ways: A Decolonial Exploration, punctum books),并正在完成第二本书“跨二元论”(Transdualism)的写作。
出版编辑:本·伊斯特汉(Ben Eastham)本·伊斯特汉是一位现居雅典和伦敦的作家兼编辑。他是伦敦文学杂志《白色评论》(The White Review)的联合创办人,曾编辑关于艺术家和诗人的书籍,包括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法比奥·毛里(Fabio Mauri)以及路易斯·加姆尼泽(Luis Camnitzer)。他发表大量关于艺术和文学的写作,曾担任《艺术评论》(Art Review)的编辑和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副编辑。他的第二部著作《想像中的博物馆》(The Imaginary Museum)是一部关于艺术和记忆的推理小说,2020年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他是e-flux评论版块的主编。
视觉设计:钱梦怡 & NONPLACE Studio 钱梦怡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现任e-flux艺术指导。2022年与陈熙,毛楚容于上海共同创立NONPLACE工作室。他们探索不同的表达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装置,影像,虚拟体验,视觉设计等。他们希望以访问者的身份踏入不同的领域空间,促成跨学科的合作;并致力于在不同的群体,媒介和场域之间,创造实验性的体验。
展陈设计:COLLECTIVE COLLECTIVE是一家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展陈设计的国际建筑工作室,总部位于香港,并在马德里设有工作室。COLLECTIVE汇集了拥有多元专业知识和广泛国际经验的人才,挑战以建筑师命名的建筑事务所现状。工作室目前由吴家莹、陈芷欣、胡安·明格斯(Juan Minguez)和林雪筠领导,与拥有国际背景的多元团队开展合作。